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装修指南/行业资讯/列表

第二届国际建筑教育论坛将于9月25日在同济召开

面对中国当下快速城市化的社会现实,怎样培养建筑学人?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扭转,怎样确立建筑学教育发展方向?面对全球化的文化冲击,如何传达自身的建筑哲学?

第二届国际建筑教育论坛

开放与多元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数据化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教育面临着全新的使命:比建筑技艺的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建筑学子转换思路、思考未来;在社会转型、城市更新的转折点上保持清醒,更好地投入到中国当下的城市建设活动中去。9月25日,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共同主办、CBC(China Building Centre)支持的“第二届国际建筑教育论坛”将延续“开放与多元”这一主题,邀请国内外著名建筑学院院长及专家一起,围绕建筑教育的前行方向进行研讨,找寻建筑教育中更多的可能性。

论坛议题

1. 国内外建筑教育融合的趋势

2. 多元教育模式如何并存互补

3. 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人、地、建筑关系的重构

论坛嘉宾

阿梅尔·安德拉奥斯(Amale Andraos)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院(GSAPP)院长

肯特·克雷曼(Kent Kleinman)

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AAP)院长

赫尔南·迪亚兹·阿隆索(Hernan Diaz Alonso)

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院长、极度建筑事务所(Xefirotarch)主持建筑师

詹姆斯·斯蒂尔 (James Steele)

建筑理论家、南加州大学(USC)建筑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委员会委员

比森特·瓜里亚尔特(Vicente Guallart)

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学院(IAAC)创始人,巴塞罗那前首席建筑师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振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颀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翔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孔宇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二届国际建筑教育论坛

活动时间

2015年9月25日

活动地点

上海同济大学钟庭报告厅

主办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支持机构

CBC(China Building Centre)

论坛规模及受众

上百位国内外建筑院校及建筑城规教育领域相关专家人员

联系人

秦兆航(158-0121-8261)

E_mail:

王亚平(186-1272-7658)

E_mail:

主要国际嘉宾介绍

安德拉奥斯,生于黎巴嫩贝鲁特,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后在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工作,2003年与同在OMA的丈夫丹·伍德(Dan Wood)在纽约成立WORKac事务所。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及贝鲁特的美国大学等高校任教。去年8月12日,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博林格(Lee Bollinger)任命身为院长甄选委员会的成员的安德拉奥斯为GSAPP院长,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然而正是她在甄选讨论中的出色见地,让博林格坚信未来的哥大GSAPP院长就在眼前。

GSAPP努力于将先进技能与批判力结合,进行大胆实验。在这里,教师与学生于智性互动中互相扶持,赢得彼此尊敬。我们不认为学校是为学生走进现实‘做好准备’而存在的。现实不在别处,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从工作室到研讨班,从探讨激辩到探索创造。我们的学生从踏入校门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已经开始动手改变世界。

——阿梅尔·安德拉奥斯

肯特·克雷曼,毕业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方向为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在美国及国际期刊上发表大量专著、文章及评论,所著的The Krefeld Villas: Mies's Haus Lange and Esters和Villa Müller: A Work of Adolf Loos入选《建筑透视》(Architects Journal)杂志“年度十本最佳图书”。历任密歇根大学(1989-1999)教授、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教授及建筑系主席(1999-2005)、帕森斯设计学院建造环境学院教授及院长,于2008年9月初次接受康奈尔大学任命,带领AAP出色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在学院师生中广受尊敬,2011年获AIA纽约州杰出教育奖,2012年9月获得连任。

跨学科真正的意义在于,你对某一领域的学问愈精深,就会愈发意识到自己对其他领域的无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伴随学识的积累而增长,而大学的功能就是为这些好奇的头脑敞开大门,让他们相遇,这时真正的跨学科交流才会产生。

——肯特·克雷曼

赫尔南·迪亚兹·阿隆索,今年9月接替埃里克·欧文·莫斯,担任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院长。曾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GSAPP和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2010年任耶鲁大学路易·康访问副教授,并被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评为2012年度教育家。阿隆索也是国际数字化生态建筑设计领域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在数字化仿生建筑形态上的系列研究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其极度建筑事务所(Xefirotarch)作品多次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伦敦建筑双年展及Archilab建筑展、纽约MoMa、旧金山MoMa等展出甚至永久收藏。

上世纪末,计算机虽已出现,学校图书馆里仍然坐满了啃书的学子,那时的人看重知识的深度——大量阅读才会有的深度。如今,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一种我称之为“知识密度”的全新环境。年轻人必须以全新的方式消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屋建瓴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尽帮助学生梳理高密度的知识,从中筛选我们认为重要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其建筑师必备的完整学科视野——这对我们来说亦是极大的挑战。

——赫尔南·迪亚兹·阿隆索

比森特•瓜里亚尔特(Vicente Guallart),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学院(IAAC)的创办人,主持了“媒体屋”(Media House)(与麻省理工学院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合作),“超级加泰罗尼亚”(Hyper Catalunya)及“数字化制造实验室住宅”(Fab Lab House)等项目。著有《地理逻辑学》,《自给自足的城市》并合撰《Metapolis 高级建筑辞典》。

他还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得首席建筑师(2012-2015),负责制定巴塞罗那城市转型战略蓝图及主要项目开发,同时也是巴塞罗那城市生活环境(Urban Habitat)部门的首位负责人,综合管辖城市规划、住房、环境、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瓜里亚尔特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包括台湾富基渔港、基隆港、西班牙巴伦西亚 Sociopolis 社区和 Gandia 共享街区等。他的作品曾於威尼斯双年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华盛顿 AIA 展出。

「国际建筑教育论坛」首届回顾

2014 Review

国际建筑教育论坛于2014年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联合发起,是每年一届的建筑教育高峰论坛。论坛本着放眼国际、立足当下的宗旨,每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国著名建筑学院院长及学者与中国的建筑学院院长进行交流。这是一次既学术又务实的论坛,对建筑教育的本源不断反思,对建筑教育的问题不断剖析,让本应对建筑实践形成支撑的建筑教育担负应有的使命,在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成就国际级的建筑大师和最具专业性的职业建筑师。

嘉宾演讲

从技术到文化:20世纪的教育革新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GSD)前建筑系主任普雷斯顿·斯科特·科恩从建筑史的角度梳理了当今著名国际大师以及思想,回顾了过去一百年现代建筑从垂直到水平的处理的演变。最后他归结了三个重要的典范,“新的纪念性”、“艺术的多元表现”、以及 “批判的地域主义”。

建筑教学中的复杂性与责任感

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根纳格所任教的柏林艺术大学更注重如何将艺术融入建筑。他提出了五个建筑教育方面的理念:一是建筑史观,二是复杂思维的建立,三是缓慢且密集的设计过程,四是传达设计者的态度,五是将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

美术学院的建筑教育特色

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六角鬼丈在中央美院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国建筑学生对功能组合的了解较弱,造型和内容不配套:“他们更多注重外观的设计,而不知道内部应该有何功能?应该如何使用?”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从,常提醒学生为社会的现状提出改造的方案,并不断提醒学生用自身的感受去体验自己所做的设计。

欧洲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和当代趋势

奥斯陆建筑学院院长卡尔·奥托·艾勒弗森认为建筑学院类似于一个必须适应市场的私有企业,一些国家支撑的建筑院校一直在减少学生数量;由于学校意识到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努力让学生变得更加的专业化,而另一方面,荷兰建筑师展了这门职业的内涵,在教学大纲里设立了一些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改革进程中去。

建筑教育的方向与价值,一种地方的全球观点

香港大学建筑系系主任王维仁从建筑与人类、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技术的关系谈起,提出在建筑课程中应该注重对城市的历史建筑形态的保存的探索,呼吁寻找建筑的方向与价值,在被片面化、破碎化的城市环境里的建筑现状中,找到一个可持续性的人本的对环境尊重的一种建筑设计跟建筑教育的方式。

西方视角观察:东西方规划与设计教育的差异

MCM 国际集团创始人、美国国家教育促进委员会创始成员迈克尔·C·米歇尔认为东方文化更关注主体并注重和谐,而西方更注重个体喜欢分类。他认为建筑其实就是最经济、最高效地找到一个解决方式的过程,他感到这恰是中国建筑学院的弱点。大学应该做两件事情:首先是制造梦想家,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院长交流

思潮:中方 VS 西方

对话嘉宾

张颀、普雷斯顿·斯科特·科恩、庄惟敏、克里斯托弗·根纳格、李振宇

主持:王维仁

建筑:理论 VS 实践

对话嘉宾

梅洪元、六角鬼丈、卡尔·奥托·艾勒弗森、朱文一、王建国

主持:丁沃沃

变革:继承 VS 创新

对话嘉宾

范悦、麦克·C·米切尔、李保峰、魏春雨

主持:孔宇航

论坛规模及受众:本次论坛将迎来100-150位来自全国的国内外建筑院校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教育领域相关专家人员。

论坛费用: 1000元/人(包含论坛报名费、资料费、午餐费)

请您将论坛费用通过银行汇入唯一指定账户:

账户名称:优易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百万庄支行

汇款账号:0200001409024573941

请在汇款备注中写明姓名、单位、职称以及活动名称

汇款成功后,请及时电话联系158-0121-8261或186-1272-7658确认。

报名链接:&sukey=b0cb5c5b9e501303911acf5f28ac072b4f99868a0fbe490df326b6ff5227e5d1d398ac7b7d8ea01dba8f3037af8382d5